新華社日本大阪6月27日電 綜述:G20大阪峰會在即 環境問題受關注
新華社記者華義 郝亞琳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即將在日本大阪拉開帷幕。在全球經濟、貿易和投資等傳統議題之外,環境和能源問題也頗受關注,預計氣候變化和海洋塑料污染將成為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
6月15日至16日,二十國集團能源和環境部長會議在日本長野舉行,會議通過的共同聲明決定建立削減海洋塑料垃圾的國際框架,各國定期報告行動計劃進展,并在相互監督下努力減少廢塑料。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表示,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是G20大阪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在本次峰會上,日本計劃提出“到2050年使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為零”的目標并尋求達成共識。為了展示努力減少塑料污染的姿態,本次G20大阪峰會的媒體中心沒有提供塑料瓶裝飲料。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目前全球一年產生3億多噸廢塑料,其中約有800萬噸最終通過河流等流入大海并分解形成塑料微粒。世界經濟論壇也發出警告,如果不加以改變,2050年全球海洋塑料總重量有可能超過海洋魚類的總重量。科學研究表明,海洋塑料污染問題不僅危害海洋生物,還影響到全球生態系統,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環境問題。
目前,全球多國正在采取措施控制海洋塑料污染。加拿大政府日前宣布,該國將于2021年開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此前歐洲議會通過投票決定禁止使用若干種一次性塑料產品。
G20成員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的85%,貿易額占全球的80%,被視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力量。去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上,與會各方就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達成共識。本次峰會上,氣候變化將繼續成為一個重要議題。然而,作為峰會主辦國,日本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顧及美國立場的態度引發當地媒體擔憂。
日本共同社25日報道稱,此次峰會宣言草案中關于全球變暖的內容強調要加快環境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在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實現發展,努力促進技術革新。但在關于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表述中,并未出現去年峰會宣言中寫入的“重申該協定不可逆轉”及“完全落實”等措辭。共同社稱,這有可能被視為立場倒退,在日本國內外引發批評。
不過,這一草案還將由各國繼續協商。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表示,法國不會接受沒有提到《巴黎協定》的峰會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