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創新精神 培育人才隊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
以科技創新驅動建設網絡強國的“原動力”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影響未來。當前的中國正處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擁有無限的可能,我們迎來了許許多多的機遇,科技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們的生活滿意度。
-
人民日報評論員:弘揚創新精神 深化改革創新
“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
-
新華社評論員:深化改革創新 實現雙輪驅動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問題導向,就通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凝聚創新合力,在思想上凝聚共識,在行動上明確要求,為我們推進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南。
-
新華社評論員:加強科技供給 服務發展全局
“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立足戰略全局,深刻論述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就新形勢下運用科技創新力量踐行新發展理念、開創發展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發出行動號令。
-
人民日報評論員: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創新、加強科技供給,就抓住了牽動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
新華社評論員:夯實科技基礎 強化戰略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洞察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固本強基、搶占先機,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總體布局,明確了實踐要求、指明了行動方向。
-
新華網評:讓科技創新點亮美好生活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它如同阿拉伯神話故事中的阿拉丁神燈。我們的未來也一定會被科技之光點亮,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因創新之火燎原而更加美好。
-
新華網評:把屬于科學家的權力還給科學家
把屬于科學家的權力還給科學家,放他們在科學的草原上縱情馳騁,在科學的天空中自由飛翔。給了科學家“幻想”的權力,也就意味著要給予他們在科研活動中更大的自主權。
-
新華網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在創新
從“科技是生產力”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科教興國”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自主創新”到“創新驅動發展”,回顧38年中國科技事業發展軌跡和科技體制改革歷程,不難發現:科技創新對中國而言,不僅是時代的選擇,更是歷史的傳承。
-
新華社評論員:吹響建設科技強國的時代號角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從戰略高度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明確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方位、奮斗目標,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系統部署。這一重要講話是指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號角。
-
人民日報評論員:弘揚創新精神 深化改革創新
我們應當從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新能力的戰略高度,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讓科技創新居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只有雙輪驅動、相互協調、持續發力,才能促成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
讓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發展——三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從人類社會演進、中華文明發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歷史站位,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
“三個面向”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根本指南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之所以召開這個盛會,就是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
切實落實6項保障措施是實現創新強國的基礎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目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深刻論述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意義,明確了推動科技創新的五大任務,激發起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奮斗熱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將迎來又一個明媚的春天。
-
新華網評:做更多科技領域的“領跑者”
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詮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作用,做更多科技領域的“領跑者”。
-
新華社評論員:大國創新當有重器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在銳意創新中把握機遇,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廣大科技工作者就一定能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推動我國在未來發展中后來居上、彎道超車,闊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
-
述評:全球創新治理的中國策
從華盛頓到布魯塞爾,從“創新增長方式”到“新工業革命”,科技創新大潮奔涌,各國爭相搶占先機。這場全球競爭,中國不會缺席。
-
述評:優化創新布局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近年來,我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優化區域創新布局,通過創新要素的集聚與流動促進產業合理分工,推動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已初露端倪。
-
述評:讓創新之魂為產業發展孕育新優勢
唯有創新發展,才能歷久彌強。對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階段的中國而言,創新更是讓產業獲得發展新動力、孕育發展新優勢的制勝法寶。
-
新華網評:改革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讓所有人的創造潛能充分釋放出來,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
創新發展需破除三個思想誤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說明中指出,“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
萬鋼: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已經整合了89項
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現在已經整合了89項,形成了新的計劃體系。重點研發計劃在信息、海洋、空間、國家安全等領域率先啟動了36個重點專項,且全部發布了指南,立項評審工作正在進行。
-
萬鋼:中國已基本形成5類科技計劃 啟動36個重點專項
國際科技重大專項管理方面已在寬帶移動通信、轉基因、新藥創制、傳染病這4個專項開展試點,年內將在具備條件的重大專項中全面落實。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方面則已啟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基金、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的引導基金等,近期將實施區域創新引導專項。
-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是新時期推進創新的綱領性文件
在“戰略目標”方面,綱要按照2020年、203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進行了部署。每個階段的目標都與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目標相互呼應、提供支撐。
-
萬鋼: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已經整合了89項
科技部部長萬鋼23日表示,目前基本形成了新的五類科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