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7月28日電(記者周圓、崔翰超)“你們治病的效果和省里大醫院是一樣的。”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民醫院內,年過六旬的張正海盤腿坐在病床上,接受診治。醫生張成軍雙目微閉,正用聽診器為他檢查心肺情況。
張正海家住臨洮縣梁家灣村。幾年前,他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從村里到蘭州市看病,他倒了好幾次車。那一路的顛簸和心中的忐忑,讓他記憶猶新。
“看病來回折騰不說,到省城看病報銷比例低,生活開銷大。看上幾次病,一年的地就白種了。”他說,當時縣里醫療水平有限,自己病情反復,他又沒有別的選擇。
東西部扶貧協作為這里帶來了改變。
近年來,天津市、山東省青島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在對口幫扶甘肅省貧困地區中,大力開展健康扶貧,將良醫、良藥帶到最需要的地方。
2019年8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張成軍來到臨洮縣人民醫院,成為援甘醫療隊的一員。
臨洮縣氣候高寒,呼吸系統疾病是當地常見病。當地呼吸科雖然發展多年,但缺人才、少設備的問題卡住了醫療水平提升的脖子。
張成軍給自己定下目標:把技術留下來,把醫療團隊建起來。
縣醫院缺技術,他就從病歷書寫和體格檢查開始,“手把手”地教年輕醫生;縣醫院缺人才,他就辦講座、搞培訓,協助醫生“走出去”參加培訓;缺設備,他就多方面爭取支援,為呼吸科引進一臺價值60多萬元的多導睡眠監測儀。半年支援時間到期后,他又申請延長至一年。
在天津和甘肅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臨洮縣醫院呼吸科科室醫療服務水平快速提升,并通過了PCCM(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規范化建設認定。
張正海終于可以就近就醫了。這次,經過一周的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在縣里看病,不僅有好大夫,還能省下不少錢。”他說。
“援甘醫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臨洮縣醫院院長李悅認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對于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東部四市共派出800余名醫衛人才支援甘肅省貧困地區。同時,甘肅省從貧困地區選派1100余名醫衛人員赴東部地區進修。
東部地區幫助甘肅貧困地區組建了一支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廈門市中醫院幫助臨夏回族自治州中醫院,將糖尿病科打造成特色中醫藥專科。福州市為定西市捐助資金購買急救車輛,幫助建立區域醫學中心。
張成軍歸期將至。他說:“我們將借助遠程醫療系統,繼續為甘肅的老百姓看病。”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