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社
真的爭氣
?
就在昨晚
我們對外宣布了一件
自帶炫酷特效的大事
↓↓↓
有一種能力
叫見所未見
?
有一種進化
叫能所未能
?
有一種科技
大大拓展了人類視窗
?
人工智能時代
我們發出最強音
在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試點
建成新華社首個智能化編輯部
這是新華社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
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訊社
全面提升全媒編輯能力的重要抓手
也是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關鍵舉措
?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
以人機協作為特征
對新聞生產進行
全環節、全流程、全系統再造
旨在大幅提高新媒體產品
創意創新能力和生產傳播效率
各位朋友
以下內容
科技感十足
將引起極度舒適
?
近年來
新華社持續追蹤人工智能技術前沿成果
創造性地研發新聞應用場景
初步形成全流程技術創新體系
?
包括:
智能技術體系
智能產品體系
智能硬件體系
數據支撐體系
機制制度體系
什么?
沒看夠?
亮出全部殺手锏——
?
采集環節
“媒體大腦”攝像頭新聞機器人
“鷹眼”智能監測系統
能夠超早期記錄突發事件
發現新聞熱點
?
記者應用“現場云”移動采集系統
和智能手機AR智能眼鏡、智能錄音筆
等智能硬件
隨時發起“現場新聞”全息直播
并同步采集文字、圖片
短視頻等全媒體形態新聞素材
?
因畫面過于清晰
我們的美女記者
有了幸福的煩惱
生產環節
利用“媒體大腦”、AI合成主播
時政動漫平臺等智能化工具和平臺
對新聞素材進行自動分類和標引
智能化生產文字、圖片、AI主播視頻
短視頻、地圖新聞、數據新聞
衛星新聞、VR、AR、MR等
30余個品類的全媒體產品
?
全程人機協作
人工審簽
沒有安全
啥都白扯
分發環節
面向新華社的媒體用戶和
新華社客戶端等終端受眾
基于用戶畫像技術
實現對象化精準推送
?
你想看的
全都給你
反饋環節
依托智能版權評價系統
和區塊鏈技術
精準評估傳播效果
?
不得不說
一個被大數據看穿內心的時代
不遠了
智能化編輯部通過一次采集
N次加工,多元分發
讓新聞生產通過智能化創新
提速、提量、提質、提效
打通了在線新聞生產的“最后一公里”
?
實踐表明
人工智能應用新聞領域
全面解放人力
大幅提升產能與效率
人工智能
被譽為開啟未來的鑰匙
?
今天
我們已經站在未來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