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9日電 綜述:全媒體時代呼喚媒體發展新思維
新華社記者白潔 許曉青
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隨著新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傳播手段、產品形態、業務模式的日新月異,當今世界傳媒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變革和挑戰,全球媒體應當如何應對?全媒體時代,各國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應如何把握未來發展之路?
18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媒體峰會第四次主席團會議期間,來自11個國家的13家世界知名媒體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為媒體創新發展尋求應對之道。
與會代表認為,媒體應當順應變革潮流,堅持為受眾提供高品質新聞,不斷加強產品、技術創新,培養更多掌握多種報道技能的全媒人才,運用新思維應對新時代的新挑戰。
“身處媒體變革的大潮,我們不可能讓向前奔騰的河水倒轉過來,我們只能沿著它的方向順勢而為、積極創新,努力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世界媒體峰會執行主席、新華社社長蔡名照在會議主旨演講中說。
他說,中國媒體提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此長彼長。”蔡名照強調,應對新聞傳播全鏈條進行系統化改造,努力實現一體發展,而不是簡單做加法或減法。
無論媒介形態如何變革,內容始終是新聞傳播最核心、最基礎的要素。這一點得到了多位媒體負責人的認可。
蔡名照說,廣泛的新聞采集網絡、專業的報道隊伍、成熟的業務流程、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是主流媒體的優勢所在。主流媒體應當堅守內容優勢,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多權威、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
《印度教徒報》集團主席拉姆援引世界報業協會2019年的一份報告說,媒體付費用戶增長緩慢但穩定,這說明人們對于優質新聞的需求并沒有減弱。“由技術創新和經驗豐富的新聞機構提供的訂閱產品仍然能夠吸引和保留忠實的讀者。”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在報道中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
日本共同社社長水谷亨說,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是進入5G時代的首屆奧運會,體育報道也會以東京奧運會為契機發生巨大變化。據他介紹,目前,共同社在采訪和編輯一線已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導入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來改革工作流程已是必然趨勢”。
新華社近年推出了機器自動生產視頻的智能化系統“媒體大腦”、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合成主播,“這些技術把編輯記者從簡單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多從事思想性、創意性智力勞動。”蔡名照說。
美聯社高級副總裁詹姆斯·肯尼迪在發言中多次提到創新。他認為,創新解決方案是全球新聞行業向數字化轉變過程中的必要之策,新聞媒體應該把重點放在創新,“這是業務的核心”。
他說,美聯社利用先進技術實現了深海探索直播報道、實時視頻供稿以及多媒體數據采集,并在商業和體育新聞報道中使用人工智能,實現自動化生成。美聯社還通過人工與機器結合的方式對互聯網用戶上傳的圖片和視頻進行識別和鑒定,以防止虛假新聞。
塔斯社第一副社長米哈伊爾·古斯曼呼吁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現代科技來打擊互聯網上黑客制造假新聞的行為。
多位媒體負責人呼吁加強作為創新核心要素的媒體人才的培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副總編戈爾諾斯塔耶夫說,如今,媒體可以運用人工智能讓更多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通過VR眼鏡及其他可穿戴設備觀看新聞、短視頻。“我們要跟上這種發展的腳步,學習這些先進技術,因為這是現代媒體的生存空間,如果不能邁出這一步,我們就不能向前發展。”
蔡名照表示,媒體人才培養應當雙管齊下,既要堅守專業優勢、培養更多專家型編輯記者,也要順應變革趨勢、培養更多全媒體采編人才。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媒體高端交流平臺之一,世界媒體峰會由新華社、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塔斯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等9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機構共同發起,首屆峰會于2009年10月在北京舉辦。世界媒體峰會主席團是世界媒體峰會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對與世界媒體峰會相關的重要事項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