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題:電影《攀登者》獲專家好評:體現中國精神 弘揚家國情懷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
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共同造就了“史上最強國慶檔”……國產電影《攀登者》收獲觀眾好評,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日前在京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專家指出,《攀登者》是中國式大片的代表,影片不僅展現了近年來中國電影工業化取得的成果,更彰顯了中華美學風范,弘揚了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為國產影片的良性發展帶來諸多啟示。
《攀登者》展現的是國產電影少有涉及的登山題材,講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登山隊員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填補了國產登山題材類型片的空白。
《攀登者》出品方、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說:“把攀登珠峰的壯舉拍成一部大片,最重要的是拉近歷史和當下年輕觀眾之間的審美距離、審美隔閡。希望影片中這些英雄身上的攀登精神,可以打動各個年齡層觀眾的心。”
“整部影片充盈著為國攀登的精神,這是影片的靈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將個體價值與國家使命結合,用主流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讓觀眾真正感受到電影的魅力,國產電影才會迎來健康繁榮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稱贊《攀登者》是一部“中國式大片”,體現了中國精神和中國氣質,描繪了時代的精神圖譜。
“影片的宏大主題并沒有忽略個體選擇和個體性格。雖然攀登珠峰是國家榮譽,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尊嚴,但同樣也是個體的選擇。”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總結了這部影片體現出的新主流電影的特點和變化,如以個體視角敘述宏大主題、充分利用細節化手段等,通過抒發家國情懷使觀眾更容易產生共情。
專家認為,與時代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是每一個中國電影人最重要的使命。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如《攀登者》這樣的主流大片已經成功轉型,探索出一條商業化、類型化的道路。與此同時,主旋律大片也占據了電影市場票房的半壁江山,承擔起傳播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贏得了廣大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喜愛。
該影片海外獨家代理發行方1905影業負責人介紹,影片在國內熱映的同時,也在北美、英國同步上映,北美開畫總銀幕數過百,影片還將在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家上映。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產電影質量水平提升,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故事遠播海外將收獲更多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