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師者立人——送別新聞教育家秦珪
2019-08-07 16:26:3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魏夢佳、姜子煒)7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竹廳,人們默默送別一位可敬的師者——我國著名新聞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副院長秦珪教授。

秦珪教授資料照片 攝于2012年(涂光晉提供)

  作為新中國新聞評論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創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與新聞評論教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重要推動者,秦珪將一生奉獻給了新聞教育事業。3日晚,91歲的他永久離開了他所眷戀的校園和學生,但他對師生的恩情和教誨,卻永留師生心田。

  “新聞評論一定要用事實說話”

  盛夏,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一片靜謐。走進校門,一塊石雕映入眼簾,上面鐫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這里是秦珪數十年傾注心血之地。

  “新聞評論一定要用事實說話、有感而發,不能空話套話滿天飛。”原北京晨報社社長、秦珪的學生劉順發,至今仍清晰記得老師生前的教導。這種對新聞評論的高標準、嚴要求,深刻影響了他此后撰寫新聞評論的文風。

  秦珪1928年出生于山西。1952年,畢業于燕京大學新聞學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任教,1958年隨專業并入人大新聞系。在人大任教期間,主要為學生講授“報紙評論寫作”“新聞評論專題研究”“評論寫作”等課程。

  “師恩難忘,永遠懷念”“敬愛的秦老師一路走好!”秦珪逝世的消息傳來,在人大師生的多個微信群里,師生們紛紛表達深切緬懷之情。

秦珪追悼會上學生們送的挽聯

  在劉順發的記憶里,秦老師為人和藹,治學嚴謹,“說話有點山西口音?!?/p>

  “新聞評論其實很容易講得枯燥,但秦老師講課既深刻又不失幽默,經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板書特別好,我現在還留著聽課筆記?!?/p>

  “秦老師的課內容豐富、知識含量大,歷史、人文以及其他學科知識均有涉獵,講課總是娓娓道來,你很容易被帶到他講述的情境中去,大家都喜歡上他的課?!鼻孬暤膶W生、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說。

  讓程曼麗印象深刻的是,秦老師超強的記憶力——他可以說出任職期間在人大新聞學院讀書的每一位學生的姓名、年級和專業。

  “是秦老師改變了我的命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涂光晉說?;謴透呖嫉?977年,涂光晉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汽修工。高考后的一天,她在工廠接到了秦珪的電話,問她是否愿意到新聞專業讀書。后來,秦老師對她進行了面試,使她有機會走進新聞領域,畢業后又留校任教,跟隨秦老師講授新聞評論學,逐漸成長為資深教授。

  1977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報考的學生中有的年過三十,有的父母問題還沒得到平反,為了給國家新聞事業選拔人才,主管招生工作的秦珪唯才是舉,敢于擔當。77級新聞專業分兩批共招收了70人,他們中的不少人日后成長為各大媒體的優秀編輯、記者,許多人走上領導崗位。

  除了教學,秦珪論著頗豐。20世紀80年代,他和其他老師合著的《新聞評論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早的新聞評論教程之一,對該領域課程建設起到了奠基作用,成為當時全國各個新聞院系的指定教材。

  嚴細的教學管理者

  他是博學、謙遜、儒雅的師者,同時也是精心細心的管理者——這是人們對秦珪的評價。

  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期間,秦珪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副主任、新聞學院副院長,創立了人大新聞評論教研體系。在院系管理工作中,他從專業設置、教學方案、課程安排,到學生業務實習、論文寫作甚至是必讀書目,都精心設計、嚴格把關,探索出一套完整扎實的新聞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嚴格要求和教誨,讓許多教師終身受益。

  “專業”“敬業”“懂新聞教育”,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征對秦珪的印象。

2018年春秦珪教授在家中(涂光晉提供)

  “他特別愛跟學生聊天,總打聽老師教得怎么樣,再反饋給老師,給予建議指導?!睆堈饔浀茫齽偭粜=虝鴷r,秦老師跟她的學生聊天,回來就鼓勵她:“教得不錯!學生反映很好!”

  “他想盡辦法讓學院老師再教得好一點?!睆堈鞲锌?,“一般從事教學管理的人沒有細到這個程度,他投入了太多的熱情?!?/p>

  新聞學是一門實踐的科學,秦珪特別重視教學實踐和對學生采訪寫作基本功的訓練。“他派學生到外面實習半年,回來寫的實習簡報他也盯得很緊,一份一份看,一點都不放松。”張征回憶。

  秦珪將教師輔導學生課后的作業量,比如一篇消息、一篇評論的采寫都細化成老師的工作量,以此激勵教師投入教學,使課上教學和課下訓練融為一體。

  他還鼓勵年輕教師除了原有課程外,再多開一門新課,拓展知識范圍,同時盡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那時的新聞系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溫暖的小家庭’。”程曼麗說。

  2011年,多年專注于教學的張征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她說,這得益于秦老師當年給予她的指導和幫助。

  最大的教育是“敬業”

  多年來,秦珪都有讀報的習慣,即便在1994年離休后,他仍然堅持每天讀好幾種報紙刊物,內容精彩的部分會用筆劃出來,做成剪報。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回憶起父親在家讀報時的情景說:“讀報是他最大的樂趣,后來眼睛看不清報紙了,就讓母親讀給他聽,還一直堅持看《新聞聯播》。”

  離休后,秦珪仍堅持研究新聞評論的發展和演變。他主編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教材《新聞評論寫作》和《新聞評論寫作自學指導書》,還參加國家社科項目《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的寫作和研究。他還經常為人大新聞學院的學生及多家媒體講授新聞評論課,一直到80多歲才逐漸減少授課。

  逢年過節,學生們來看望他,這是他最幸福的時刻。“秦老師細心和善,像長輩一樣跟我們拉家常,同學們都很喜歡他?!背搪愓f。

  秦珪的女兒秦玉說,父親很喜歡魯迅的作品,小時候,給她讀的睡前故事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案赣H的性格特別溫和,說話慢條斯理的,總是面帶微笑,心情好的時候喜歡哼唱那首《人說山西好風光》?!?/p>

  在秦大樹兒時的印象中,父親總是忙于工作,每天回家都很晚,對他也很嚴格。在父親的影響下,秦大樹現在也成了一名教師?!案赣H給我最大的教育就是‘敬業’,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我?!鼻卮髽湔f。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師者立人——送別新聞教育家秦珪-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4848485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天堂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