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李志強)記者在11日召開的國家郵政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4月隨機檢查情況顯示:快遞包裝減量化成效明顯,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5%;寄遞企業二次包裝占比逐漸降低;可循環中轉袋推廣應用深入推進,已達到50%;45毫米“瘦身膠帶”得到全面推廣。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介紹,今年年初,國家郵政局大力推動實施“9571工程”,即:到年底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70%,在1萬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今年以來,郵政全行業持續加大投入,在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循環利用等方面發力,取得初步成效。
推進包裝綠色化步伐明顯加快。郵政企業在30個省份完成配發綠色包裝箱,在北京和河南試用可降解包裝袋。菜鳥網絡、順豐研發使用生物基材料包裝袋、無膠帶紙箱等。京東在生鮮業務全面推廣全生物降解包裝袋。
推進包裝減量化應用成效凸顯。寄遞企業通過推廣使用電子面單、規范包裝操作、減少膠帶使用等措施推進包裝減量化。百世、京東(自營訂單)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100%。郵政企業、京東、蘇寧物流推進膠帶“瘦身”。京東、蘇寧物流、品駿推行直發包裝,對商品原包裝出庫投遞,大幅減少二次包裝。
促進包裝循環利用亮點做法頻現。寄遞企業相繼推廣使用可循環中轉袋,可循環、共享式快遞盒等新型封裝用品用具。今年,郵政管理部門組織6家企業開展可循環中轉袋(箱)全面替代一次性塑料編織袋試點。據初步測算,由此每年可減少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約2.07億條。
馮力虎表示,目前郵政業綠色發展還存在上下游協同有待加強、成本壓力較大亟需財政予以資金支持、社會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有待健全、綠色供給不足、行業生態環保法規標準尚需進一步健全等問題。下一步,郵政管理部門將加強法制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大綠色技術和產品供給,注重發揮試點示范引領作用,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多方共治管理體系建設,著力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推進行業節能減排,穩步推進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