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門主任王宜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 楊濛攝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常怡然)1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門主任王宜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關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王宜談到,她所從事的專業就是引導大家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
新華網: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您認為營養健康將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發揮怎樣的作用?
王宜: 《綱要》中最核心的就是“健康”。“民以食為天”,我的專業就和膳食有關系。《綱要》中講“引導合理膳食”,我的專業重點就在于“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所以我要告訴大家“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動”。通過合理膳食更好地體現中國的飲食文化,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保障百姓身體健康。
新華網:您認為臨床食療營養在預防醫學中占據什么樣的地位?
王宜:臨床食療營養在預防醫學中是“關口前移”,可概括為“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臨床食療營養屬于“大健康”中的一個專業,我想再加上三個字“早教育”。在早期進行健康教育,懂得更多的健康知識,能夠更有效地實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今年兩會提案,我提到腫瘤預防的話題。在腫瘤檢測的過程中,最核心的是“早監測、早診斷、早預防、早診治”。如果我們在早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對于營養健康的重視,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那么其后的生活質量,我們就往前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