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 “兩彈一星”元勛僅四位在世
供圖/解放軍報記者部公號
程開甲在核爆炸試驗現場(左三) 供圖/中國核網公號
中國科學院官微昨晚發出訃告:“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和“八一勛章”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程開甲院士昨天上午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101歲。至此,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僅余四位在世。
程開甲1918年出生于江蘇吳江,1937年考入浙江大學,1941年畢業留浙江大學物理系任助教,開始鉆研相對論和基本粒子。1946年他在李約瑟博士的推薦下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恩教授,主要從事超導電性理論的研究,與導師共同提出了超導電的雙帶模型,1948年秋獲哲學博士學位。1950年8月,程開甲婉拒玻恩教授的挽留,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回國,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1960年,他被調入北京就任中國核武器研究所,從此他的名字進入了國家絕密檔案。從1963年到1985年,他和很多“兩彈元勛”科學家一樣,生活和工作在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為開創中國的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在錢三強的指導下,程開甲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創造性和準確性的核試驗方案,確保了首次核試驗任務的圓滿完成。程開甲成功設計和主持了包括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平洞、豎井和增強型原子彈在內的幾十次試驗,是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在此期間還培養了大批人才。程開甲院士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是我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他撰寫了我國第一部《固體物理學》專著,提出了普遍的熱力學內耗理論,導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發展了超導電雙帶理論和凝聚態TFDC電子理論。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由中共中央、 國務院及中央軍委制作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授予23位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包括錢學森、王淦昌、鄧稼先、錢三強、郭永懷等。程開甲院士逝世后,“兩彈一星”元勛目前在世的僅余四人,分別是王希季、孫家棟、周光召、于敏。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晚在中科院官微發出的程開甲院士訃告下看到,眾多網友點亮網上蠟燭并留言,寄托哀思。還有網友留言道:“在世的四位‘兩彈一星’功臣一定要好好活著,親眼看著自己曾付出汗水的祖國從衰弱到強大。”(記者 雷嘉)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