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題:一位野戰火箭專家的和平大愛——記陸軍某研究所研究員韓珺禮
李清華、陳海強、劉小紅
陸軍某研究所研究員韓珺禮是我軍野戰火箭科研創新團隊的領軍人物。就是這位質樸憨厚的漢子,使我國野戰火箭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讓中國陸軍火力打擊能力邁上新臺階。
那年,剛工作不久的韓珺禮奉命參加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戰爭的殘酷和戰友的犧牲,讓他感到,一定要鑄造利器以強大軍隊,從而遏制戰爭、捍衛和平。
1997年,韓珺禮來到某研究所,參與新型野戰火箭武器系統研發工作。
核心技術是引進不來的,突破核心技術只能靠自己。他帶領科研團隊橫下一條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野戰火箭。
論證研發中,韓珺禮一改過去依靠前沿觀察所觀測炸點實現高精度射擊的做法,引入射擊精度概念。在他看來,只有直接實現精確射擊,才能實現“首發命中、首群覆蓋”。
在某制導火箭武器系統論證中,韓珺禮創新提出“一次調炮、多點攻擊”射擊理論,突破了傳統采用多炮集中火力射擊的方式。
創新之路,充滿荊棘。
在某新型野戰火箭武器系統研發初期,論證方案細致縝密,試驗準備萬無一失,但發射時頻頻出現故障。韓珺禮領銜的科研團隊迅速展開理論分析和仿真試驗,重新審定每一個細節,反復推演每一個步驟,經過集智攻關,難題被一舉攻克。
然而,命中率偏低的問題又出現了。為了查明原因,他們每天在野外工作長達十幾個小時,持續攻關半年,最終取得重大突破。
韓珺禮還意識到,不僅要提升野戰火箭的綜合技術性能,還要在豐富火箭彈種上下功夫。
為此,他帶領團隊進行了某新型智能化靈巧彈藥研發,先后解決了命中率、毀傷效能等難題,在攻擊真實集群坦克試驗中,達到了令人震撼的毀傷效能。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近年來,韓珺禮在成功實現野戰火箭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全面提升了精確打擊和毀傷效能,所研發的多型野戰火箭成為我軍主戰裝備。
由于理論上存在一定比例的“啞彈”,因此落彈區危險重重。但每次實彈試驗一結束,韓珺禮就立即趕赴落彈區,采集第一手試驗數據。
很快,韓珺禮也迎來收獲的季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發明專利21項,榮立一等功1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榮譽的背后是付出。因勞累過度,韓珺禮被診斷出肝臟趨近壞死,治療3個月后又奇跡般逃過生死劫。出差途中,他乘坐的轎車曾在高速路上爆過胎,也曾被違章重型卡車撞毀,死里逃生……
“每次遭遇艱難險阻,都會激發出更多的勇氣?!表n珺禮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