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4月28日,“潛龍三號”完成南海航段最后一潛,科考隊員將其回收至母船。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劉詩平)記者2日從中國大洋協會了解到,中國大洋49航次近日結束第三航段科考任務,第三航段期間在西南印度洋我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內發現一處獨立硫化物礦化區,并發現兩處硫化物礦化異常區、兩處水體異常區。
據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鄧顯明介紹,本航段通過深海電視抓斗取樣查證,在合同區的一個區塊內采集到少量熱液產物。
鄧顯明說,現場分析測試結果表明,樣品內部以黃鐵礦為主,外部大都已經氧化為褐鐵礦,該區域位于龍旂礦化區以東15公里處,基本可以判斷為一處獨立硫化物礦化區。
科考隊員在第三航段首次進行了單拖體瞬變電磁儀試驗和應用。鄧顯明說,在測線偏移精度控制、離底探測高度和海上施工及探測效率方面,單拖體瞬變電磁儀較雙拖體瞬變電磁儀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將成為硫化物資源勘探的有力裝備。
另據介紹,“潛龍二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在本航段進行了4個潛次的作業,水下工作時間共116.5小時,最大下潛深度3804米,已初步具備業務化運行能力。
大洋49航次科考隊搭乘“向陽紅10”科考船于2017年12月6日從浙江舟山出發,分5個航段,在印度洋相關海域執行10項科考調查任務。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
為“海龍”“潛龍”深潛護航--“大洋一號”船完成綜合海試任務3日將抵達青島
搭載最新研制的“海龍三號”“海龍11000”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完成12次下潛后,“大洋一號”科考船3日將停靠青島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2018-05-02 14:27:03
-
“潛龍三號”完成南海航最后一潛 兩大突破成“收官之作”亮點
28日4時38分,“潛龍三號”在夜色中回到“大洋一號”母船甲板,順利完成其試驗性應用第二潛。航行38小時、航程121.3公里。2018-04-28 18:12:16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