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沈陽2月27日電(丁非白、洪可潤)妙語連珠的評書、原汁原味的凌源皮影、令人眼花繚亂的真人變臉與木偶變臉……有著濃郁東北風情的新春文化展示展演活動“遼海情韻”26日在遼寧沈陽開幕,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為人們獻上一道文化盛宴。
“遼海情韻”是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展演,由遼寧省文化廳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和遼寧民族樂團聯合承辦。據悉,本次展演將于2月26日至3月1日期間在遼寧大劇院持續上演。
據介紹,本次展演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四大類別的10余個國家級和省級非遺項目,融合遼寧民族樂團專業的器樂舞蹈歌曲表演,經過精心編排組合,打造出一臺展現濃郁東北風情的精彩節目。
“疊羅漢”“大風車”“孔雀開屏”……海城高蹺隊的一系列絕活引得觀眾連連叫好,“太好看了,站在那么高的木蹺上,還可以做這么多高難度的動作,真是太不容易了。”沈陽市民田婧對記者說。
本次活動以“逛大展、看大戲、過大年”為主題,人們既可以欣賞到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花派評劇表演藝術家馮玉萍等名家的精彩演出,也能夠親身體驗跨福門、猜燈謎、掛福字等傳統年俗文化。
今年62歲的薛琳是專程從錦州來觀看表演的,當看到評劇《小河流水》時,薛琳興奮地跟著唱和,還模仿起臺上演員的動作,“現在舞臺背景真好,你看多美啊,比我們小時候強多了。”薛琳感嘆道。
在活動體驗區,“火牛破燕誰可為”“一看便知是和棋”等一排排妙趣橫生的燈謎吸引了許多觀眾,讓人們在欣賞傳統精粹的同時,體驗風俗民情,感受濃濃年味。
“非遺藝術來自民間,我們舉辦展演就是想讓這種非遺藝術再次回到民間,讓觀眾可以隨時觀賞隨時互動,這樣非遺藝術才能真正地活起來。”參加本次演出的海城市民間高蹺秧歌藝術團團長邢傳佩說。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
遵義會議紀念館:讓紅色文化傳播“走出去”
2016年,遵義會議紀念館開始舉辦“長征與遵義會議”主題展覽全國巡展活動。2018-02-25 18:46:22
-
電影《甜蜜的事業》拍攝地借影視文化建特色小鎮
上世紀70年代末,這里的糖廠成為電影《甜蜜的事業》的拍攝地。2018-02-27 16:09:14
-
鞍山市演藝集團開展 新春系列文化惠民活動
本報訊記者王臻青報道鞍山市演藝集團在春節期間主辦了2018新春系列文化惠民活動。2018-02-27 07:54:01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北京本周氣溫將迎“過山車” 今日最高12℃
2018-02-26 14:22:55
-
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哪些"量身定做"的扶持
2018-02-27 08:52:39
-
馬克龍為何給外資購買農田裝上"法規之鎖"
2018-02-27 08:52:39
-
海淘商品是否正品看報關單,靠譜嗎?
2018-02-26 14:22:55
-
民航新增306條航線 實行市場調價
2018-02-26 14:22:55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