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機車分公司里的“機車神醫”——張如意。中工網記者 葛文琦攝
張如意在調試“和諧號”空氣壓縮機。中工網記者 葛文琦攝
被譽為“機車搖籃”的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機車”)加速沖向世界的背后,有一代代職工的激情與夢想,張如意和他帶領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就是公司機車調試的中流砥柱。
80后的張如意,開朗、健碩、樸實、熱忱,充滿激情與活力。如今,80后已經扛起了時代賦予的使命,肩負著嶄新一代工人的擔當與責任。
“把好機車出廠最后一道關。”張如意對工匠精神這樣闡釋,這是他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而得出的具體回答。“雖然工作時間長,步驟復雜,不能因繁瑣工作而忽視細節,把機車故障降到最低,保證機車無故障、零缺陷出廠。”
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熟練掌握各型機車的電氣原理和調試工藝規程,攻克上百次技術難題,避免經濟損失和機車運行隱患,節約資金近千萬元······
情緣火車 十年苦練終成鋼
幼年,張如意的聽覺神經對火車的聲音都十分敏感。9歲與火車的親密接觸,便讓他與機車結下了終生情緣。
“父親帶我去青島探親。”張如意記得當時坐的是老式綠皮火車,速度很慢,大概時速七八十公里。車廂內人多擁擠,過道里、靠背上都是人。喝口水,上個廁所都是難事,最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火車運行時的噪音和顛簸感,但是大而長的火車依然是他的最愛。
2000年8月,以優異成績從大連機車技校畢業后,18歲的張如意帶著兒時的喜好和夢想,走進了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成為機車車間試運班一名機車電工。
剛到車間,處處虛心好學,老師傅們很喜愛他。不久,張如意被分配到試運班擔當起機車試運調試工作。機車調試是整個機車生產的最后關鍵階段。
“真正的機車遠不是拆卸火車玩具那么簡單。”一臺機車,上萬個零部件,電氣系統如同人的大腦中樞神經般復雜,里面密密麻麻的線路仿佛人的神經系統千條萬條,任何一個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機車的正常運行。
從車體、轉向架、柴油機、電氣柜、微機,從接線、測量、故障診斷,他潛心研究機械原理,心無旁騖逐一攻克技術難點。他從生產實踐中學,及時歸納總結并記錄,逐步掌握了機車調試技能。
“面對疑難困局,就像探尋迷宮出路一樣,過程本身就充滿了刺激感。沉浸其中,從未覺得枯燥。”張如意與大部分的80、90后沒有太大差別,都對生活與工作充滿熱情與希望。但大多數的80后都喜歡玩游戲,而在王剛的手機上只能找到新聞客戶端,電腦上只能找到學習與研發的軟件。
擔任我國首批HXD3B機車的調試主力,參與了首臺機車的北京環鐵實驗。而這,也是張如意自身“冶煉成金”最有力的證明。
-
“工匠精神”呼喚優良環境
一提“工匠精神”,人們就想到德國、日本。“工匠精神”的回歸,不是喊兩嗓子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不斷進行培育和涵養。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提升其社會認可度,不斷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等,都是培育大國工匠的應然之舉。2016-09-02 10:03:29
-
大國工匠:“一帶一路”上的建設功臣劉杰
麥特隆供水工程,位于被南非領土環繞的國中國萊索托,是中國水電八局進軍南部非洲的第一個項目,也可以說是中國“一帶一路”南非區域的拓荒工程。王濟林攝影 圖為劉杰項目部所在地小學生,也是麥特隆水壩的受益者。2016-08-16 18:45:17
-
大國工匠:“天車安裝專家”周漢生[組圖]
《大型橋式起重機的安裝》榮獲省級工法,周漢生對模型進行調試。(圖文/陳明 宋漢英) 周漢生在鄂鋼熱風爐煤氣管道檢修施工中指揮吊裝作業。由周漢生編寫的《大型橋式起重機安裝技術與實用》獲得2013年度中國安裝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16-08-04 19:40:48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單位這類人兼職創業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