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劉斐)古老又年輕、傳統又現代的英國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英格蘭北部振興計劃,而與之雙邊關系進入“黃金十年”的中國伙伴一定可以有所作為。
正在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21日在同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談時強調,中方將鼓勵中國企業對英格蘭北部地區展開投資。
而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更是在今年9月訪問中國前夕撰文表示,我們需要加倍努力……吸引更多投資注入英國和“北方經濟增長區”計劃。“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一個日益發展的中國帶給英國的機遇,而不是袖手旁觀。”
一年多前,奧斯本在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博物館聲稱,英國需要一個“北方經濟增長區”。
該戰略旨在通過改善交通、下放財權等方式提升曼徹斯特、利物浦、利茲、謝菲爾德等英格蘭地區北方城市的經濟增速。
奧斯本期待,該計劃能夠平衡英國南北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并預計截至2030年給該地區帶去180億英鎊的經濟增長。
英格蘭北方地區的許多城市由于毗鄰煤鐵等資源產區,在18世紀工業革命后崛起為英國重要的工業城市。然而,這些城市普遍在20世紀70年代后陷入衰落,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
根據英國調查機構“城市中心”公布的《2015城市展望報告》,過去十年間,人口增速最緩慢的十個城市中有九個位于英格蘭北部,商業增長最慢及就業增長最慢的十個城市中均有逾半數位于英格蘭北部。
英格蘭北部地區城市與大倫敦地區的經濟發展鴻溝已越來越深。
在這樣一個“北方經濟增長區”身上,人們依稀看到了中國東北和京津冀區域的影子。
同樣是老工業基地,同樣是礦產資源區,同樣面臨勞動力短缺,也同樣需要轉型升級,當前,中國東北正密集織就高速鐵路網、積極踐行簡政放權、努力發展創業創新,力圖再塑輝煌。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年初亦為東北振興開出了“加減乘除”的良方,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加法”、淘汰落后產能的“減法”、創新驅動的“乘法”、簡政放權的“除法”將合力為中國東北推算出一幅錦繡圖景。
同樣是首都與周邊,同樣是快速發展與增長緩慢,同樣面臨經濟發展水平的再平衡,同樣需要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綜合規劃,中國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加速構建城際鐵路網,實施財稅新政,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中國東北振興、京津冀協同發展與英國北方經濟增長區之間有太多相似,從經驗方面可互相借鑒,例如,英國北方城市在低碳綠色城市發展、可持續城鎮化規劃、創新智慧城市等方面已有先行成熟經驗,而中國的城際間高速鐵路建設、就業崗位創造、產業結構轉型等方面可操作經驗豐富。
業內人士相信,中國經驗和中國路徑在英國的北方經濟增長區定會大有作為,能極大程度地為該區域促進經濟增長、激發經濟活力、提升經濟質量發揮重要作用。
更關鍵的是,中國將會直接參與英國北方經濟增長區建設,而英國也正在不遺余力地吸引中國投資者。一些富有遠見的中國投資者已經開始參與這一英國未來五年最重要的經濟策略,投資了包括曼徹斯特機場擴建工程等項目。
英國首相官?。玻叭瞻l布消息稱,首相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事訪問,而這將為全英國帶來超過300億英鎊的貿易和投資協議,并創造逾3900個工作崗位。
視野若更開闊些,英國獲益不止于此。中國于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向西進入歐洲經濟圈,而這一旨在實現沿線國家與地區合作共贏的宏偉方略優先實施領域即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的北方經濟增長區完全可以對接“一帶一路”,分享中國資本、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與經驗,實現中英在產能合作與投資領域的深度互補,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