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奧巴馬將訪問日本。日本對此抱有很大期望,尤其是希望奧巴馬在釣魚島問題上明確表態支持日本,但估計難以如愿。因為日本不僅在TPP談判問題上始終不愿做出實質性讓步,而且在改善與中韓等鄰國關系問題上也毫無進展,美國對此非常不滿。去年年底安倍不顧美國的一再告誡,悍然參拜靖國神社,美國隨即明確表示“失望”,其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華爾街日報》從今年2月以來不斷敲打安倍。2月19日和20日,該報連續以很大篇幅抨擊安倍的親信和智囊,并將其定性為“軍國主義分子”或“民族主義分子”,這無疑是美國媒體在“敲山震虎”。3月2日,《紐約時報》又發表了“安倍危險的修正主義”,強烈譴責安倍否認慰安婦、打算修改“河野談話”的行徑。另外,此前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在東京發表演講時,也明確表示美國從未說過“可以參拜靖國神社”。
然而,安倍及其心腹們仍然百思不解的是:當年小泉連續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美國都始終不置可否,何以今天就玩不轉了呢?其實這也根本無需外人來點破,安倍自己應該心知肚明:當年小泉雖然每年去參拜,但他始終沒有逾越一條底線,即他曾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承認那“14個人”是戰犯。而安倍則在上次擔任首相期間就表示:“從日本的法律來看,這些人并非戰犯”。重新出任首相后,去年他又在國會答辯中如此表態:遠東軍事法庭是“按照戰勝國的標準來定罪的”。這涉及到維護還是否定戰后秩序問題,美國當然是忍無可忍。
但安倍政權顯然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今年1月,自民黨總裁特別助理在一次演講中,居然稱:“如果是共和黨執政,就根本不會如此吹毛求疵。就因為如今是民主黨政權,是奧巴馬在主政。”此人一個月后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美國如今不敢對中國說三道四,對日本表示‘失望’無非是為了取悅中國!因此,與其說是美國感到失望,不如說是日本對此大為失望。”日本如今居然公開叫板美國,難道在它看來,美國地位在下降,這樣的靠山沒有也罷?
奧巴馬此次訪日,距上次已有3年半時間。彭博新聞社此前在社論中明確指出,屆時奧巴馬將直截了當地向安倍表明其挑釁行為不僅影響了地區穩定,也損害了美日同盟。如果安倍一意孤行,不排除美國采取最辣手的對策:請他走人。對白宮來說,讓日本首相易人是小菜一碟,幾年前鳩山由紀夫就是這樣下臺的。安倍有破罐子破摔的魄力嗎?(陳鴻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