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5月5日电(记者丁文娴、田光雨、付敏)“无与伦比!”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刚刚在厦门落幕,新任世界羽联(BWF)主席巴达玛·利斯瓦达恭对中国的办赛能力赞不绝口。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她还谈及正在试行的15分制改革,以及推动羽毛球成为世界性运动的愿景。
“卓越、非凡、无与伦比”
谈及中国,巴达玛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中国组织体育赛事的能力,尤其是羽毛球方面,实在是无与伦比。从规划、后勤,到球迷体验、媒体服务,中国羽协与当地组委会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卓越。”
2023年苏州苏迪曼杯、2024年成都汤尤杯、2025年厦门苏迪曼杯相继举办,再加上世界巡回赛体系里的中国公开赛、中国大师赛、年终总决赛,亚羽联旗下的亚锦赛、亚团赛……近几年,高水平羽毛球赛事在中国轮番上演。
5月4日,冠军中国队组合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各级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国在国际体育界取得的非凡成就,证明了中国具备长远眼光和卓越的体育治理能力。”巴达玛说。
本届苏杯决赛,超过1万名观众来到现场为国羽助威。赛事恰逢“五一”,为城市假日经济再添活力。巴达玛称赞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热情的观众,这为我们的赛事增添了巨大能量和商业价值。”
她强调,BWF非常重视中国的信任和经验,这是羽毛球实现全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待中国举办更多大型赛事,与我们深化合作,提升这项运动的全球影响力。”
试行15分制改革,BWF在盘算什么?
世界羽坛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赛制改革。4月初,BWF宣布,将在部分BWF三级赛事、国家级锦标赛等比赛中试行“3局15分制”的计分规则。而此前,BWF还试图推行“5局11分制”。
巴达玛认为,对比目前的21分制,15分制有许多潜在优势。“比赛会更激烈,比分会更接近,观众会更兴奋。同时,比赛能更快地进入最关键、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有助于更早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赛用时可能变短,有利于使赛程和转播安排更加灵活,并减轻球员身体上的负担。”
她介绍,BWF正在收集各方反馈,未来做出任何决定都会基于证据与广泛考察,将维护羽毛球世界的最大利益。
5月4日,韩国队组合白荷娜(左)/李绍希在比赛中。最终,她们在女双比赛中0比2不敌中国队组合刘圣书/谭宁。当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此外,BWF体系下赛事繁多、赛程密集,不少球员反映这增加了伤病隐患。对此巴达玛表示:“我们完全致力于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福祉。为了使相关方案更合理,我们与运动员委员会、医疗委员会、赛事医生小组、BWF运动科学项目的独立研究人员等长期保持密切合作。”
如她所言,BWF从不排斥创新,而归根结底,任何变革都必须服务于几个核心目标——提升比赛观赏性、吸引更多全球观众以及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让羽毛球走出亚洲,BWF准备怎么做?
每届奥运会结束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都会从国际奥委会获得资金,该笔资金根据项目规模、观众人数等进行分配。巴达玛透露,羽毛球在分配规则中位列C级,正向着进入B级而努力。
“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全球影响力,增强在主要市场特别是亚洲以外市场的存在感,提升叙事能力,使赛事现代化,并塑造羽毛球运动员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巴达玛说。
具体而言,她介绍,BWF将努力促进各方交流合作,使各国(地区)相互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我会与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羽毛球发达国家(地区)联系,鼓励它们在其中有更多作为。”
身为泰国人,巴达玛特别提到了泰国发展羽毛球的经验。在她担任泰国羽协主席期间,昆拉武特等一批优秀运动员显露头角。她把这归功于制定了长期战略、重视基层人才培养以及所有相关方通力协作。
5月4日,冠军中国队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
巴达玛还格外重视明星运动员的引领作用。BWF2019年启动“造星计划”,指导球员运营社交媒体、打造个人品牌、分享生动故事。“真正的羽毛球巨星不仅仅是运动员,他们拥有强烈的个人魅力,能在球场内外传递这项运动的价值观,激励年轻一代。”她说。
“我们的目标是让羽毛球成为一项真正的世界性运动,成为最具活力、最受推崇的奥林匹克运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