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陜西寶雞東嶺村:一家三代話變遷
2018-12-10 17:22: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西安12月10日電? 題:陜西寶雞東嶺村:一家三代話變遷

  新華社記者郭強、劉彤

  “村東村西水汪汪,村前河灘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糧,有女不嫁東嶺郎。”這是改革開放前東嶺村的真實寫照。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陳倉鎮位于渭河北岸,有著200多戶村民,原本是聯盟村的一個生產小組。村里人均只有幾分河灘地,務農是最主要的活計。過去,村民維持溫飽都成問題。

東嶺國際社區(2018年12月4日攝)。 新華社發(楊喜龍攝)

  75歲的村民方華回憶,那時家里有七八口人,吃飽穿暖是頭等大事。家里的土坯房讓方華鬧心:“只要一下雨,就這兒垮一下、那兒掉一塊,每年都要修好幾次。”

  方華的三兒子方文林說起小時候的生活,也有不少感嘆:“那時候吃不飽,做菜放油都是用筷子蘸一點兒,主食是玉米面做的‘粑粑饃饃’。”

  改革開放,借著政策春風,東嶺人心思活絡起來,先是臨街建了一批門面房,成立了金臺區聯盟綜合服務部,后又辦起了黑白鐵皮加工廠。1985年,加工廠擴大經營范圍,成立了金臺區東嶺機械鉚焊廠。

  1988年,村民李黑記站了出來,承包了資產不足萬元的鉚焊廠,每年上繳村民小組5000元承包費。經過幾年艱苦打拼,鉚焊廠有了起色。村組干部見李黑記在經營上有一套,主動提出讓他繼續承包。

  上世紀90年代初,鐵絲、鐵釘等產品的需求量增多。李黑記敏銳捕捉到商機,籌資購回2臺舊冷拉絲機和制釘機。短短兩年,工廠盈利20多萬元,資產猛增到170萬元。

  方文林16歲到鉚焊廠做工,負責制作鐵皮煙囪,之后又做了一段時間電焊工。1990年后,方文林又開始給廠里開大貨車,把生產的各種零件運到寶雞、西安等地。

  家里有了積蓄,方華父子便把原來的土坯房扒掉,蓋起了二層磚房,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不過,冬天仍然只能靠爐子取暖,村里供電不足,排污不暢,尤其是公用廁所讓方文林很苦惱:“冬天特別冷,廁所得走一里地才能到。”

  東嶺機械鉚焊廠很快成為年銷鋼材上百萬噸的鄉鎮企業,到1994年,產值首次超過億元。借助政策,東嶺先后兼并多家企業,成立了集金屬加工、貿易、建材、運輸等產業為一體的東嶺集團,李黑記擔任董事長。

  1999年,東嶺從聯盟村分離出來單獨設村,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兼任村上“一把手”,繼續實行“村企合一、以企帶村”體制。村里多數村民都放下了農活,到企業上班。作為集團的司機,方文林“鳥槍換炮”,大貨車換成小轎車。

  為了改善住房條件,2001年,東嶺邀請專家對新村進行規劃設計,投資數千萬元建成了住宅小區,每戶村民都分到了一套住房。方文林對自己的房子特別滿意:“水電氣一應俱全,去廁所再也不用跑遠路了。”

  方文林的女兒方雪1995年出生,從她記事起,父親一直就有穩定的工作,每個月能拿上千元工資,家里也早早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與村里同齡人一樣,方雪從小學到高中所有的學費和書本費均由村里統一報銷。大學畢業回到東嶺工作后,讀大學的費用都由村里報銷。

  “東嶺發展特別好,回到家里日子過得舒心。”大學一畢業,方雪就到東嶺集團財務部信息中心工作,每個月能拿5000元工資。她在外地的丈夫也來到東嶺安家落戶。

  如今,當初小小的村辦工廠已發展成一個擁有員工近20000人、子公司遍布全國的大型企業集團,2017年企業總收入達到1300億元。靠著工資和分紅,再加上房屋出租等收入,東嶺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戶均資產超過了300萬元。

  “改革開放讓人敢想敢做,也讓我們充滿了希望。”李黑記說。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黃河山西河津段出現流凌
黃河山西河津段出現流凌
獼猴賞雪
獼猴賞雪
江西廬山雪后現罕見壯觀瀑布云
江西廬山雪后現罕見壯觀瀑布云
嚴寒中的“不凍河”
嚴寒中的“不凍河”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3833104
国产无码在线观看免费在线,37pao国产成视频,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麻豆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