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決定性階段"發展難題--中國集聚新一輪改革動力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李云路 牟旭 張云龍)積蓄已久的新一輪改革的力量正在十八大后的中國逐層鋪開。
????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到一個月,即沿著二十年前鄧小平視察南方之路考察工作。習近平一路強調推進改革開放,表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同時也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動員令。
????習近平關于改革的重要講話如“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等,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從新一屆領導集體密集出臺多項措施指向沉疴頑疾,到一批涉及腐敗的高官在群眾舉報和依法查辦下落馬;從廣東試水領導干部家庭財產申報和公示,到溫州金融改革細則出臺;從《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到眾目期盼的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呼之欲出……這些來自各領域的新舉措宣示:啟動新一輪改革正在由共識轉為行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绷暯皆谑状我灾泄仓醒肟倳浬矸莨_亮相時對中外媒體表示,要“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他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要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中國三十多年的奇跡般發展,正是源自一九七八年的改革開放。如今,中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國內外形勢較改革開放伊始更加困難和復雜,既要應對“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紅利消失、外部需求調整、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等多重挑戰,又要防范由于腐敗滋生、環境破壞、公平缺失以及國際上不確定因素等帶來的沖擊,而一系列體制機制還有待建立完善。
????“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人們形成了深化改革的共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日前在一次演講上說。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薄≈泄仓醒霗C關報《人民日報》曾連續發文討論改革。文章說,當今中國最強音,若用兩個字概括是“改革”;用四個字概括是“改革、改革”;用六個字概括則是“改革、改革、改革”。
????“中共十八大為中國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制定了‘五位一體‘的發展藍圖,這其實就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的方向?!敝醒刖幾g局馬克思主義教研部主任季正聚說。
????改革開放“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當前改革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干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必須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的這番表述,被視為繼十八大后,中共領導人對啟動新一輪改革發出的明確信號。
????此間觀察家分析認為,中國下一步的改革,將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重點領域全面深化。
????近年來,中國已在農村、國企、財稅、金融、價格、科技、教育、社保、醫療、司法、行政、文化等諸多領域推進改革,并取得重大成績。但隨著改革涉入深水區,難度在加大,尤其是新一輪的改革,所牽扯的領域之廣遠甚于30年前。
????“能改的都已經改得差不多了,不能改的依然是改不了。”一些人對新一輪改革能否推進持有疑慮。
????“幾十年的利益盤結不可能立刻開解或重新劃分,打破它需要勇氣,更需要時間和智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習近平近日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改革開放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此間專家認為,改革需要在制度上創新。制度需要完善之處,正是改革作為的空間。要以統籌兼顧的方法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
????目前,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中國啟動新一輪改革持積極態度和熱切期盼。他們期待通過改革破解國家發展中的諸多難題,寄望更多的“改革紅利”惠及廣大民眾——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和更可靠的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