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届韩国总统竞逐赛
4月11日,李在明在韩国首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文/毕颖达
编辑/吴美娜
韩国宪法法院近日做出罢免尹锡悦总统职务的决定,韩国保守势力对此虽不满,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把注意力重点转向筹备新一轮总统大选,这也使韩国政局在因弹劾事件引发政坛剧烈震荡后整体朝着“安定化”方向发展。当然,这只是暂时回归平稳,后续权力角逐仍会十分激烈,韩国社会矛盾依然尖锐。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定于6月3日举行。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月15日完成总统参选人登记后,两党党内初选正式启动。韩国进步和保守势力两大派,正在为新一轮权力角逐积极备战。现阶段,共同民主党参选人、前党首李在明以绝对优势领跑民调。
李在明遥遥领先
目前,共同民主党方面,除了呼声最高的李在明,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京畿道知事金东兖等被舆论界视为候补人选,但从支持率上看他们无法与李在明抗衡,因此共同民主党一方的总统参选人选基本明晰。
国民力量党4月16日宣布,该党从11名登记参选者中选出8人进入首轮角逐,包括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前党首韩东勋、前大邱市长洪准杓、议员安哲秀和罗景垣、仁川市长刘正福、庆尚北道知事李喆雨、前议员梁香子。4月22日,该党选出4名参选人进入“决赛圈”,并将在5月3日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选出最终候选人。
鉴于国民力量党参选人在各项民调中均大幅落后于李在明,外界普遍关注代总统、国务总理韩德洙是否会在未来数周加入选战。韩德洙被视为保守党阵营最具竞争力的人选之一。近期,国民力量党内要求其参选的呼声高涨,但截至目前他本人尚未就是否参选公开表态。
韩国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4月14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所有已宣布参选和潜在参选者中,李在明以48.8%的支持率排名第一,金文洙以10.9%的支持率排名第二,韩德洙获得8.6%的支持率排名第三。
另据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4月8日至10日就总统选举相关话题对1005名韩国成年人展开的民调结果,被问及下届韩国总统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时,48%的受访者回答“经济复苏”,13%回答“国民团结、消除对立”,9%回答“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受访者关注的其他议题包括外交、低生育率和政治改革等。从政党来看,共同民主党支持率为41%,国民力量党支持率为30%,祖国革新党和改革新党支持率均为3%。
选举新变化
当前韩国大选形势与以往相比,有着较多相近之处。
从政治、社会背景来看,这一轮大选是在进步派与保守派斗争几近极化且韩国社会严重撕裂的局面下进行的,预示着接下来的竞选中仍会出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攻防对立。
从党派格局来看,大选仍将在进步和保守势力两大阵营之间展开,即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的候选人进行最终角逐。虽然很早之前就有韩国舆论呼吁培养“第三力量”,“第三力量”也尝试过进行集结,但受制于韩国政治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结构,最终仍选择并入进步和保守两大阵营。这一轮大选中也很难出现“第三力量”候选人,而且从准备时间上也难以做到这一点。
从具体人选来看,仍然是进步派一方参选人选相对明确,而保守派一方继续呈现分散化局面。在韩国第19、20届大选中,进步派候选人较早便已明确。这一轮大选准备过程中,李在明也早早确立了优势。而国民力量党一方因人员过于分散,虽然洪准杓、韩东勋、金文洙等人呼声相对高一些,支持率也只在10%上下。接下来国民力量党会进行整合,最终推出一个候选人,但在不到一个半月时间里要整合这些分散的派系力量并不容易。
当然,与上一轮大选相比,这一轮韩国大选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在野进步力量积极联合,全力寻求实现“政权交替”。
从对李在明的支持率上来看,其在共同民主党内支持率超过80%,而作为进步势力的祖国革新党,其党内对李在明的支持率也超过70%。这一局面与上一轮大选形成明显对照。当时,共同民主党内出现较大分化,出现“亲李在明派”和“亲文在寅派”,且派别之间斗争十分激烈。
不仅如此,上一轮大选中,进步派力量整体也不够团结,当时作为进步派政党的正义党也派出自己的候选人参与最终的大选投票,并拿到了进步派民众2.3%的投票支持率,而李在明当时仅以0.7%的票差惜败给尹锡悦。在新一轮大选准备过程中,在野进步力量之所以集中支持李在明,可能是从上一轮大选失利中吸取了教训,觉悟到取得政权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才更符合进步派的整体利益。
仍将是胶着的攻防战
接下来,进步与保守两大势力的候选人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激烈角逐。虽然当前李在明优势明显,但在国民力量党确定最终候选人后,其支持率必将大幅提高,届时双方将展开胶着的攻防战。
4月4日,民众在韩国首都首尔的韩国宪法法院附近庆祝尹锡悦弹劾案获得通过
除了攻击对方候选人的自身问题,双方将围绕未来施政纲领进行激烈竞逐。国内施政方面,如何抵御外部风险,稳定物价、汇率,并通过提振经济活力增加青年就业等,将是双方角逐的重点,哪一派能够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方案,便可能最终锁定胜局,因为韩国民众最关心的还是与自身生计密切相关的问题。当然,这不是说其他方面就不重要。两方候选人预计仍会围绕同盟关系、对华关系、对朝政策等展开较量,其中最根本的、最明显的分歧仍体现在对朝政策上。当前受到大国战略竞争、半岛周边局势以及韩国国内政治生态变化等因素影响,双方对如何发展同盟关系和对华关系在立场上可能呈现新特点。
具体而言,保守派候选人会基本延续一贯的政策主张,即通过强调朝核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威胁,坚守其强化对美战略同盟关系的基本立场,并继续在同盟关系框架下考虑和推进对朝、对华政策。而进步派候选人仍将立足于同一个民族来考虑对朝政策,寻求通过改善对朝关系来提升韩国的对外战略自主性。
在处理同盟与对华关系上,进步派候选人仍会努力寻求“平衡”,但相较以前的进步派政府,这种“平衡”有可能是在更加倾向于同盟的条件下来维系,原因是韩国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及前任政府对外政策的惯性等因素,极大制约着进步派发展对华关系的空间。
总之,弹劾风波之后举行的新一轮韩国大选,竞逐的激烈程度高出以往,保守派不甘心让出政权,而被压制已久的进步派势在必得。总体来看,进步派在竞争中保有一定优势。
其一,大选将在保守派总统被弹劾罢免后进行,势头对保守派不利。回顾历史,保守派的朴槿惠、尹锡悦均是在任上被弹劾下台,李明博也因为自身问题被送进监狱,这些都对保守派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其二,保守派阵营目前推出的几位参选人身上均存在明显短板,保守派要在短时间里整合内部矛盾、确定单一人选,并推出更能吸引民众的、革新的保守派竞选纲领,不是一件易事。相反,进步派基本确定李在明为候选人,而且很早之前就开始为大选做准备,目前已积累了一定优势。
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保守派的反扑威胁有多大。分析人士预计保守派会在多个领域抓住各种机会,利用保守的主流媒体进行舆论炒作,对进步派施加巨大压力,以此获得摇摆选民的支持。
回顾上一轮大选,尹锡悦当时很好地利用了俄乌冲突及朝鲜导弹发射事件,在强化战略同盟主张上获得了较多加分。在这一轮选举中,预计保守派仍会针对半岛局势及朝韩与周边国家间存在的问题炒作热点,进而攻击进步派的竞选纲领。
综合分析选情,进步派胜选的可能性仍较大。但无论最终哪一方获胜,面对空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韩国国内严重的社会矛盾等复杂局面,新当选的韩国总统和新一届政府如果不能对内进行必要的制度革新,同时对外确保必要的战略自主性,而是继续在既有的框架和轨道中运行,想要取得突破性执政成果仍是难上加难。
(作者系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