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Introduction
今年以來,道歉成了日企一道風景。從2015年初至今,日企高層因為各種原因,頻頻出來道歉,先是東洋橡膠,再到豐田汽車,如今東芝的老大們也齊刷刷的低頭鞠躬。有140年歷史的東芝,2008年以后被指持續地做假賬,讓企業憑空多出了1518億日元的利潤。東芝的問題最集中地表露出了日本企業目前的困境。
沒有"最假"只有"更假"
東芝5年來虛報利潤超1500億日元
日本NHK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話說,外聘的第三方機構發現,東芝財務造假是“系統性的”,在質詢了公司內部大約200名管理層人員之后,審計機構指出,東芝在很多業務上都涉嫌財務造假,如基礎設施建設業務、半導體業務以及個人電腦業務。審計機構得出的結論是,東芝應該下調過去5年的營業利潤1500億日元(約12億美元)。[點擊詳細]
三任社長因財務造假接連辭職
由于公司4月初爆出財務造假丑聞,日本巨頭企業東芝現任社長田中久雄在昨天的董事會上正式決定辭職。在田中久雄前擔任過社長、現任副董事長佐佐木則夫也引咎辭職。此外,東芝前社長、現任董事顧問西田厚聰同時辭職。也就是說,東芝前后三任社長都涉及了財務造假事件。目前,東芝的16人董事會中已有8人辭職。[點擊詳細]
東芝百年聲譽毀于一旦
東芝利益至上惹禍 出售資產"還債"
日本《東洋經濟》報道稱,“利益至上主義”已經成為東芝的企業文化,是造成這次事件的“病根”。尤其是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后,泰國又發生了洪水,日元也一直居高不下,導致日本經濟環境非常嚴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層依然強烈要求提升公司利潤,并將此作為“挑戰”,給雇員施壓,要求他們達到高難度的利潤目標。[點擊詳細]
日本證監會給東芝開出"退市"時間表
曾經做過東芝總裁的西室泰三,從東芝退下后長期出任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如今東京證券交易所將會把東芝股票放入“特別注意”一欄中,如果一年以內沒有對造假賬一事作出明確的處理,將會讓東芝退市。之前,東芝造假賬給日本股東及投資人的信任帶來了損失,為此至少需要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支付9000萬日元的“上市契約違約金”。[點擊詳細]
東芝"啟示錄"
企業核心競爭力難于支撐發展
深入研究才發現,東芝財務造假事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一是對企業審查、監管的有效性堪虞。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難于支撐企業的發展。如今靠造假賬“粉飾”業績,只能說明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三是企業文化運用不當反而成為累贅。東芝的虛假報表不只發生在一個部門,據說問題幾乎涉及東芝全公司,眾多業務部門的高層被指參與其中,而且延續多年。真正的原因就是企業“利益至上主義”的病根。[點擊詳細]
東芝曾是企業管理典范
外媒稱,多年來,東芝(Toshiba)一直是該國在規范公司行為的努力中推崇的典范。這家擁有140年歷史的公司甚至曾經成為公司治理的研究案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今年1月底,東芝內部監察委員島岡圣也(Seiya Shimaoka)親眼看到的情況卻與典范行為背道而馳。他看到了即將成為日本最令人尷尬的公司丑聞之一的早期跡象,牽涉到全公司范圍內將利潤虛增逾10億美元的行為。[點擊詳細]